除了Aspire 5 系列發布之外,宏碁還推出了一款更注重性能的型號,名為Aspire 7,它對英特爾四核Kaby Lake-H 處理器的需求突然激增,並配備了令人尊敬的GTX 1050 GPU,足以滿足輕鬆直接的遊戲需求。與 Aspire 5 相比,外殼也幾乎沒有任何顯著變化 - 主要使用拉絲鋁材料,使其感覺更加強大和奇怪,鍵盤感覺也有所改變。
目錄
切換
宏碁 Aspire 7 a717-72g |高效能筆記型電腦規劃與發展維護和更新選擇商店升級 – 2.5 吋 HDD/SSD、M.2 SSD內存散熱架構顯示質量色彩再現
宏碁 Aspire 7 a717-72g |高效能筆記型電腦
圖片來源 – nl.hardware.info
儘管 Aspire 7 看起來似乎是為遊戲而生,但從規格表來看,筆記本並未被 OEM 展示為以遊戲為中心,也沒有突出帶有紅色裝飾的標準華麗外觀或遊戲升級鍵盤。無論如何,如果您正在尋找一款價格合理的 7 吋高效能 PC,並且能夠在中低圖形設定下運行大部分遊戲,那麼 Aspire 17 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希望了解它在不同環境下的表現,例如電池續航時間、螢幕品質和溫度處理。
規劃與發展
正如我們之前提到的,Aspire 7 和 Aspire 5 有一些相似之處,例如外觀和整體緊湊性。與 Aspire 5 非常相似,Aspire 7 並不是市面上最輕的 PC,但它設法將負載保持在 3.0 公斤以下(小心為 2.9 公斤)。說實話,對於 17 吋的顯示器來說,這還不算太糟。然而,它的厚度並不那麼值得注意——估計約為 27 毫米,我們可以將機器歸類為「有點笨重」的類別,但我們相信冷卻框架將從中受益。
相關閱讀: Polk Audio 扣環耳機評測
與 Aspire 5 相比,最顯著的變化是頂部。目前突出的是拉絲鋁板,PC 的中心感覺更加不彎曲,並且對於嚴重的纏繞也不是毫無抵抗力,但基爪實際上感覺很適應性,因為樞軸被放置得太遠,使得屏幕中心沒有任何幫助。談到樞軸,他們感覺有點過於固定,並且不允許僅用一隻手打開機器。至於底座,它繼續使用稍微粗糙的塑料,帶有一些用於分散強度的格柵和兩個維修艙口,以便輕鬆進入 2.5 英寸 HDD 和 RAM 棒。我們也看到了一些非常令人不安的事情 - 當放在平坦的表面上時,掌托區域下方的左邊緣無論如何都會搖晃 - 這應該是因為不平衡的底座或右側的矽膠腿有點短。不管怎樣,這可能不會成為每個單元的問題。
繼續向兩側看,我們看到標準 I/O 配置,它具有所有分配良好的標記 - 左側容納了大部分連接器,例如用於 LAN 的 RJ-45、USB-C 3.1(第 1 代) 、HDMI、USB 3.0 和SD 讀卡機。右側配有直流充電埠、兩個 USB 2.0 連接器和 3.5 公釐音訊插孔。
打開蓋子,可以看到我們在一些不同的記事本中主動發現的可識別的宏碁設計。拉絲鋁製內部仍然是一個指紋磁鐵,填充為一個真正穩定的結構。從各方面來看,觸控板周圍的區域似乎有些扭曲,但並不像我們所看到的那麼麻煩。
相關閱讀: 新時代的產物——智慧手錶
此外,無論如何,這是一款經濟實惠的筆記型電腦。當我們使用觸控板時,我們可以簡單地說它與Aspire 5 上的觸控板沒有什麼區別——被倒角邊緣包圍,具有光滑的浮動表面,它具有真正的響應能力,並且包括輕柔的滑鼠點擊。此外,就鍵盤而言,與較便宜的 Aspire 5 相比,我們看到了一些但顯著的變化。
鍵帽仍然伴隨著稍微凹陷的表面,以提供理想的構圖舒適感,並提供輕柔的材料批評。儘管如此,與 Aspire 5 相比,我們在作曲時仍能感受到按鍵行程的增加。無論如何,螺栓鍵並不完全適合遊戲,但無論如何,這並沒有被宣傳為“嚴格的遊戲筆記型電腦”。
Aspire 7 似乎是一款製作精良的 17 吋手機,其差異比我們預期的要少得多,特別是考慮到標價。我們也喜歡鍵盤和觸控板,這些在此類筆記型電腦中經常被忽略。
維護和更新選擇
拆解系統和重新設計選擇與Aspire 5(17英寸)完全沒有區別——有兩個用於2.5英寸驅動器的小維修蓋,一個用於內存插槽。然而,假設您希望了解其餘的內部結構,您應該透過消除整個基礎部件來進一步挖掘。
商店升級 – 2.5 吋 HDD/SSD、M.2 SSD
我們試用的機器僅配備一個東芝2.5吋硬碟,容量限制為1TB,但由於M.2 SSD的開放,容量可以擴展。 M.2 空間支援符合 2280 標準的 PCIe NVMe 驅動程式。
相關閱讀: 當您考慮 RPA 解決方案時要考慮什麼
內存
主機板有兩個記憶體插槽,都可以透過小幫助艙口來使用。每個空間最多可容納 16GB DDR4-2400 晶片,但我們的設備僅配備一根 8GB 金士頓棒。
散熱架構
儘管冷卻配置似乎不那麼可靠,因為我們已經看到了具有相似設計的不同筆記型電腦 - 兩個冷卻風扇保持在一起,只有兩個小熱管連接電腦晶片和 GPU 散熱器並共享熱量。無論如何,大概是由於“輕型”設備,系統可以毫無問題地冷卻物體。
顯示質量
顯然,正在使用的全高清 (1920×1080) IPS 主機板可以在大量 PC 中找到——宏碁 Aspire 5(17 吋)、華碩 ROG Strix GL703VM、華碩 ROG Strix GL702ZC 和聯想的 Legion Y920。因此,我們肯定從演示中知道了即將發生的事情。無論如何,它的像素厚度為 127 ppi,像素間距為 0.1995 x 0.1995 毫米。當從大約 69 公分處觀看時,該螢幕可以被視為「視網膜」。
我們在中間記錄了 420 cd/m2 的巔峰光彩,在整個表面正常情況下為 404 cd/m2,最大偏差為 10%。相應的色溫比理想的 (6500K) – 7220K 稍冷。當我們進入灰度時,色溫略有下降 – 7220K,但同時毫無疑問比應有的溫度更冷。您可以感知這些品質在 140 片/平方公尺(2% 亮度)下的變化。
相關閱讀: 20 款最佳 Google 產品(您想知道的一切!)
如果您希望使用螢幕進行色彩敏感的工作,則相對於螢幕中心的相對 dE2000(色彩偏差)不應超過 4.0。差異化比例也非常出色——1000:1。
色彩再現
為了確保我們完全達成一致,我們可能想向您提供 sRGB 顏色範圍和 Adobe RGB 的一些演示。首先,CIE 1976 統一色度圖解決了自然肉眼觀察到的明顯的品種幻象,為您提供了顏色範圍包含和顏色精度的高級視圖。
在深色三角形內,您將看到 HDTV 和網路中大量使用者正在使用的標準色域 (sRGB)。 Adobe RGB 用於專業相機、螢幕等進行列印。從根本上講,黑色三角內的顏色是每個人都使用的,這是標準期刊顏色品質和顏色精度的基本部分。
無論如何,我們都納入了其他色彩空間,例如電影工作室使用的著名 DCI-P3 標準,以及電腦化的 UHD Rec.2020 標準。儘管如此,Rec.2020 仍然代表著未來的事物,目前的展示很難很好地涵蓋這一點。我們還引入了所謂的邁克爾指標色域,或指標色域,它解決了我們周圍通常出現的顏色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