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名锦?中国织锦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品种多样,工艺独特,在古代时曾供宫廷享用。本文中Maigoo小编盘点了一批中国著名织锦,名列其中的有“宋锦、蜀锦、云锦、壮锦”四大名锦,以及“土家锦、鲁锦、傣锦、黎锦、苗锦”等国家级非遗/地方非遗。下面一起来详细了解下。
01
宋锦 国家级非遗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
综合指数:92.0
02
蜀锦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级非遗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综合指数:90.2
03
云锦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级非遗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综合指数:89.0
04
壮锦 国家级非遗
综合指数:87.1
05
土家锦 国家级非遗
综合指数:85.7
06
鲁锦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非遗
综合指数:84.5
07
傣锦 国家级非遗
综合指数:82.7
08
黎锦 国家级非遗联合国急需保护非遗
综合指数:81.3
09
苗锦 国家级非遗
综合指数:79.6
10
瑶锦 自治区级非遗
综合指数:78.0
中国织锦大全榜中榜,CNPP小编是参考新闻报道、互联网相关资料,并从社会知名度、历史沿革、工艺特色、遗产保护、艺术特色、品种分类、实际应用等多维度综合总结得出。榜单仅供参考,数据截止至2024年4月3日,欢迎补充/指正。为我喜欢的投票>>
本榜单仅供参考使用,如果对于该榜单您有更好的建议,请
推荐入榜/提交>>
中国十大名锦
1、宋锦
国家级非遗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
宋锦的主要产地在苏州,因此又称作“苏州宋锦”。2006年,宋锦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宋锦织造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宋锦的生产从纱线准备到织成产品,前后要经过20多道工序,包括缫丝工艺、精炼和染色加工工艺、经纬线加工工艺、制造工艺及纹制工艺等。 【 详细>>】
2、蜀锦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级非遗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蜀锦是成都市特产,中国四大名锦之一,兴于春秋战国而盛于汉唐,因产于蜀地而得名。2006年,蜀锦织造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蜀锦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三国时期,蜀丞相诸葛亮把蚕桑生产放在重要位置,蜀锦在当时不仅是对外贸易的商品,还是军费开支的来源。蜀锦也是日本国宝级传统工艺品京都西阵织的前身。 【 详细>>】
3、云锦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级非遗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云锦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可追溯至东晋义熙十三年(417年)在国都建康(今南京)设立专门管理织锦的官署——锦署,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因其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现已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已于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于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详细>>】
4、壮锦
国家级非遗
说到中国有哪些名锦,壮锦自然榜上有名。壮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棉、麻线作地经、地纬平纹交织,用于制做衣裙、巾被、背包、台布等。忻城县是广西壮锦的起源地之一,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忻城壮锦曾是广西壮锦中的精品,作为贡品晋献皇宫。壮锦不仅是日常生活中的用品和装饰品,还成为了嫁妆中的不可或缺之物。清末民初,壮锦开始衰落。
5、土家锦
国家级非遗
土家族织锦是千百年来,传承于湘鄂西武陵山区酉水河畔土家族女子中的传统织造技艺,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兰卡普”在土家族织锦中最具代表性。其中“西兰”,有铺盖之意,“卡普”则为花的意思,故其又被称作“打花铺盖”或“土花铺盖”。土家族织锦中的各类纹饰,多取材于日常生活,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 详细>>】
6、鲁锦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非遗
鲁锦是以鲁西南地区为中心,带有鲜明的齐鲁文化特色的山东民间纯棉手纺织物,是中国著名织锦。2008年,鲁锦织造技艺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号为Ⅷ-103。鲁锦按织物表面的色彩成织纹效果分类,有枣花纹、条纹、格纹、水纹、合斗纹、犹蹄纹、鹅眼纹等。按织造技法分类则有提花鲁锦、缂花鲁锦、坎花替锦、打花鲁锦和包花鲁锦五种。 【 详细>>】
7、傣锦
国家级非遗
傣锦是流传在傣族民间的一种古老的手工纺织工艺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少数民族特色。2008年,傣族织锦技艺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号为Ⅷ-106。傣锦是实用性和装饰性合一的文化载体,其技艺源远流长,在汉代史籍中就有记载,到唐、宋时期已形成一定规模。南诏时期,地方官员把傣锦作为上贡朝廷的礼品,被王公贵族视为珍品。 【 详细>>】
8、黎锦
国家级非遗联合国急需保护非遗
黎锦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棉纺织染绣技艺之一,早在三千年前,黎族人民就开始使用纺染织绣技艺。传承至今的黎锦,凝结和传递着民族与地域的经验智慧和历史记忆。黎锦的特点有很多,现以织绣、织染、织花为主,刺绣较少。2009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海南省“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进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地址:海南省
9、苗锦
国家级非遗
苗锦是苗族人民传统生活用品、工艺美术品,是中国著名织锦,与“银饰、刺绣、蜡染”统称为苗族四大服饰工艺。其织锦方法有挑织、机织、编织三种。挑织都属宽锦,机织和编织只用于锦带。挑织宽锦的地区不多,而织锦带则较普遍。织锦花纹和配色,各地略有区别。2008年6月7日,苗族织锦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Ⅷ-105。 【 详细>>】
10、瑶锦
自治区级非遗
瑶锦是瑶族人民世代传承的传统手工织锦技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艺术价值。瑶族世居深山峻岭,受自然环境的陶冶,织锦纹样多为菱形、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形作对称式波状二方连续排列,组成山峰、巨龙等象征性图案,色彩多用桃红、大红、橙黄等暖色调,间以绿、蓝、白、紫等,色彩鲜明强烈。富川瑶族织锦技艺已入选“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国织锦大全”。 【 详细>>】
更多相关榜单
中国十大著名刺绣
01
蜀绣
02
苏绣
03
湘绣
04
粤绣
05
汴绣
06
瓯绣
07
京绣
08
鲁绣
09
杭绣
10
汉绣
中国十大民间工艺
01
陶瓷
02
织绣工艺
03
剪纸
04
编织工艺
05
雕塑工艺
06
年画
07
扎糊工艺
08
文房四宝制作工艺
09
金银细工
10
民族乐器制作
中国十大传统技艺非遗项目
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名单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榜单
01
中国十大中医正骨疗法非遗项目
02
中国十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03
中国十大竹编非遗项目
04
中国十大狮舞非遗项目
05
中国十大皮影戏非遗项目
06
中国十大泥塑非遗项目
07
中国十大剪纸非遗项目
08
中国十大傩戏非遗项目
09
中国十大唢呐艺术非遗项目
10
中国十大灯彩非遗项目
11
中国十大锣鼓艺术非遗项目
12
中国十大太极拳非遗项目
13
中国十大木雕非遗项目
14
中国十大道教音乐非遗项目
15
中国十大苗族服饰非遗项目
16
中国十大鼓舞非遗项目
17
中国十大民族乐器非遗项目
18
中国十大传统面食非遗项目
19
中国十大中医诊法非遗项目
20
中国十大木偶戏非遗项目
21
中国十大农历二十四节气习俗非遗项目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