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是什么东西

龋齿是什么东西

龋齿俗称虫牙、蛀牙,是一种在细菌、饮食、宿主和时间等多因素作用下,导致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破坏的慢性疾病。龋齿是口腔多发病,严重影响口腔健康,应当及时就医诊治。

1、发病原因:口腔内的致龋细菌,如变形链球菌,利用食物中的糖分代谢产生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持续侵蚀牙齿表面的牙釉质,久而久之破坏牙齿结构,形成龋齿。且牙齿排列不整齐、唾液分泌减少等因素,会使口腔自洁能力下降,增加龋齿发生风险。

2、症状表现:初期龋齿患者多无明显自觉症状,仅在牙齿表面出现白垩色或黄褐色斑点。随着病情发展,牙齿硬组织被破坏形成龋洞,患者遇冷热酸甜刺激时,会产生酸痛感。龋洞进一步加深,细菌感染牙髓,引发牙髓炎,出现剧烈疼痛,甚至影响正常睡眠和进食。

3、检查方法:口腔医生首先会进行视诊,观察牙齿表面是否有颜色改变、龋洞形成。探诊则是用探针检查牙齿表面的硬度及龋洞的深度。X线检查能清晰显示牙齿内部结构,判断龋坏程度及是否累及牙髓,尤其是对于邻面龋、隐匿性龋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4、治疗手段:浅龋阶段可通过再矿化治疗,使用含氟牙膏、含氟漱口水等,促进牙齿再矿化,阻止龋病发展。中龋和深龋一般采用充填治疗,去除龋坏组织,用补牙材料如树脂材料进行充填,恢复牙齿外形和功能。若已引发牙髓炎,则需进行根管治疗,清除感染的牙髓组织,消毒根管后再进行充填。

治疗龋齿后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正确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使用巴氏刷牙法。饭后及时漱口,减少食物残渣残留。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每半年至一年一次,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口腔问题,维护牙齿和口腔健康。

如何预防龋齿

保持口腔清洁:每天早晚用含氟牙膏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确保牙齿每个面都能得到清洁。刷牙能有效清除牙齿表面的食物残渣和细菌,减少细菌产酸对牙齿的腐蚀,从而降低龋齿风险。合理饮食:控制糖分摄入,少吃糖果、蛋糕等高糖食物,这类食物易被口腔细菌分解产酸,侵蚀牙齿。多吃富含钙、磷等矿物质的食物,如牛奶、坚果,有助于坚固牙齿,增强牙齿抗龋能力。定期口腔检查:建议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专业牙医可通过检查和口腔X光片,早期发现牙齿表面的微小龋洞,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如涂氟、补牙等,阻止龋齿进一步发展,保护牙齿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