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些"无限流量"随身WiFi正在偷跑你的钱,附避坑指南!

警惕!这些

偷跑流量产业链

我们拆解的一款设备中,发现内置了后台进程,每天凌晨2-4点自动连接境外服务器上传数据(怀疑是广告刷量),用户端却看不到任何记录。有受害者单月被偷跑300G,额外欠费400元。

【二、为什么投诉无门?】

商家主体是“科技公司”,没有基础电信牌照,工信部投诉需转交市场监管,周期长达45个工作日。

设备IMEI号与包装不符,消费者难以举证“偷跑流量”发生在本机。

销售平台多为短视频直播间,链接每3天下架一次,投诉时商品页已失效。

【三、四步避坑指南,立刻能用】

查牌照

登录工信部官网,输入设备背面的入网许可证号,查不到直接退货。

看套餐

真正的运营商物联网卡套餐,会明确标注“达量降速”或“超出5元/G”,而非“无限流量”。若详情页用小字写“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立刻退出。

测暗扣

激活后,立即拨打运营商官方客服,要求查询“增值业务订购记录”,发现有陌生业务,立即投诉退订。

锁流量

安卓手机进入“开发者选项”→“网络”→“数据漫游”,关闭境外流量权限;iPhone用户设置“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助理”为关闭,可阻断90%偷跑行为。

【四、替代方案:便宜又靠谱的三种选择】

运营商官方“物联卡”

现在各大运营商都有自己的大流量卡,选择信号好的那家随便办一张都还是比较靠谱的,无暗扣。

二手旗舰手机+副卡槽

将旧手机改造成热点,插入主卡套餐的副卡,共享主套餐流量,实测比随身WiFi稳定。

租赁境外WiFi改国内

支付宝搜索“境内WiFi租赁”,部分地区可租到运营商定制版设备,日租5元不限量(需归还),适合短期出差。

其实,所有“无限流量”生意,本质是赌你不会用完。当你开始较真时,他们早已准备好下一波韭菜。转发这篇文章,至少让你的家人少花500元冤枉钱。

评论区已开放,欢迎晒出你踩过的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